匠人匠心 融合筑梦——2019闽台匠人大会侧记

2019-04-15 09:22 福建日报

  

  闽台青年拜名匠为师仪式。

  

  福建名匠作品展示。

  拜师学艺,薪火相传

  “茗香飘远,茶意国魂,炉火映照一盏清茗,弟子鞠躬以礼拜师,愿传制茶技艺,国饮千年,闽台共传。”来自台湾嘉义的“90后”洪浩伟在台上高声诵读拜师帖。

  “洪浩伟弟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今逢良辰吉时,结师徒之缘,愿授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上合传薪之道,下顺师徒之心。”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大师、福建绿茗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贻琪收下拜师帖,回赠师承证书。

  13日,由省台港澳办、省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19闽台匠人大会在福州举行。开幕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闽台匠人拜师典礼”吸引了众人眼球,10名来自闽台两地的青年匠人,分别向10位闽台知名匠师行拜师礼,依序完成呈拜师帖、呈束脩、诵读拜师帖、奉资粮、呈夏楚二物、行训勉礼、师长回礼等古制后,拜师仪式宣告礼毕,跨越海峡的师徒关系正式结成。

  这10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工匠。他们当中,有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茉莉花茶等福州优势传统行业的非遗传承人,也有台湾手绘灯笼、刺绣、制香、花灯艺阁等工艺行业的佼佼者。参加匠人大会,其初心只有一个:开馆收徒、传授技艺,让中华传统工艺跨海传承。

  “两岸工艺本是‘一枝两叶’,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台湾青年拜福建名匠为师,福建青年拜台湾名匠为师,既是回归本源,也彰显了两岸传统技艺的交流与传承。典礼虽短,但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仪式感让师徒双方都收获了一份传技传情、传艺传心的别样情谊。”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郑炜表示,拜师礼成之后,闽台匠师将为弟子定期进行一对一指导,手把手传艺。

  洪浩伟出身台湾茶叶世家,父母在福建投资种茶,一直希望儿子能够子承父业。为此,通过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牵线搭桥,他们得以结识福州制茶大师陈贻琪,希望儿子能够拜师学艺,从堆窨、烘焙等流程开始,认真研习福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艺。

  “到大陆拜师,一是想学到老师身上精湛的手艺,二是更好地了解福州脱胎漆器的历史文化,三是希望学到真正的匠人精神。”今年30岁的黄炳昇来自台湾高雄,此次他拜陈天灨为师,后者是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会长。

  台湾灯笼名匠谢志成祖籍闽侯,当天也收了一名福建弟子。谢志成告诉记者,其父1947年移居台湾,曾以制作福州油纸伞为生。后来,由于市场冲击,油纸伞逐渐被布伞等取代。为了继承家业,他将油纸伞工艺同灯笼的构造相结合,研发出了新式伞灯。“灯笼也有一颗‘求变心’,我收大陆弟子就是想让两岸的灯笼技艺融合碰撞,让弟子学习台湾的文创理念,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灯笼文化。”

  来自平潭的青年匠人康桂箖,拜师的对象是台湾花灯艺阁技艺传承人黄信镕。后者祖籍漳州,退休后频繁往返于闽台。“花灯艺阁源自大陆,我父亲当年就是从漳州到台湾的。我常常来大陆,不仅是寻根,更是来交流。收了康桂箖为徒,我愿意倾囊相授,因为有了传承才有好的发展。”

  “蒙各位尊礼为师,我们愿意将一生积累的匠心匠艺倾囊相授,为古老的匠造技艺寻找新的出路,让年轻一代更好地继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师长训诫环节,省工艺美术大师、寿山石匠人许玮代表所有匠师作出郑重承诺。在典礼上,许玮收了台湾徒弟苏和利,希望后者“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得起匠人精神,对得起匠心的传承”。

  同台切磋,融合发展

  除了拜师典礼外,在“闽台匠人技艺展”专区,由两岸匠人创作的一件件匠心独运的作品,一场场精彩的技艺演示,也令人耳目一新。

  走近台湾荣芳堂香铺展位,一股馨香扑面而来,展位上摆满了沉香、公丁香、春花等珍贵香料,展位前则围满了观众,只见鹿港香道传承人黄铭崇正在演示“抡香搧”环节,精湛的手艺赢得阵阵喝彩。

  黄铭崇告诉记者,每支手工香都需经过浸、滚、晒三个步骤,反复的浸水、上料,而“抡香搧”就是将香散成扇状,利用虎口的力量,让每支竹枝滚动均匀蘸上香粉,师傅要边做边检查,香才能燃烧顺畅不熄灭。“永春是‘香都’,是大陆最大的制香基地,制香工艺源远流长。我经常来福建交流,跟福建的制香师傅切磋技艺,同时展示台湾传统制香老手艺,只有不断地创新互动,两岸的传统工艺才能长盛不衰。”

  抱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彰化县鹿港镇“寅福绣庄”刺绣传承人苏仕仓。后者师承台湾闽绣大师林玉泉,师公是台湾闽绣集大成者、福州人严训详。苏仕仓一边现场展演鹿港绣技艺,一边向观众介绍台湾闽绣的历史。“从根上说,鹿港绣属于闽绣,常见的‘八仙彩’就是采用闽绣做法,形成具有浮雕层次感、金碧辉煌的高绣风格。我这次来福州,算是回到了鹿港绣的源头,希望从福州匠人身上习得新技法,找到新灵感。”苏仕仓说,绣庄“寅福”二字,就有“取自闽绣、源自福州”的意思。

  闽台匠师同台竞技、切磋交流,也让福州皮具匠师、“三分慵懒”品牌创始人李蹊受益匪浅。李蹊擅长福州大漆与手作皮具的跨界融合,近年来他多次赴台交流,从台湾文创业者那里获得了不少创作灵感。这两年,他运用福州的髹漆艺术将植物标本融合在皮具上,设计出兼具美学与实用性的挎包、双肩包、杯垫等作品,受到消费者欢迎,而这一想法的源头就来自台湾。“匠人大会为两岸工艺师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成长的平台,也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向,进而达到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有助于两岸业者携手将中华传统工艺推向世界舞台。”

  传统手艺的传承需要各界协力,尤其离不开匠人的带头引领。在本次匠人大会上,“闽台名匠”颁发仪式也格外引人关注。许玮、陈礼忠等42人获评为首批“闽台名匠”,兰鑫等16人获评为“闽台优秀匠师”,潘力鹰等12人获评为“闽台优秀匠人”,以表彰他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坚持,尊重他们传承千年的技术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德化陶瓷名匠赖礼同入选了“闽台名匠”,其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馆收藏。在他看来,两岸匠人都有匠心匠梦,两岸陶瓷等工艺产业各具优势,互补性强,未来双方应该以闽台匠人大会等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闽台名匠”“闽台优秀匠师”等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多平台交流,提升竞争力,在融合中发展,实现“老树开出新花、新芽长成大树”。□本报记者 刘深魁/文 游庆辉/图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