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跨海”创业记

2017-03-16 09:24 新华社

  位于思明区龙山中路的启达海峡双创基地内,洋溢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这是记者日前在厦门采访时看到的情景。30余个台湾团队落户于此,一批别出心裁的创业项目在此孵化,心怀梦想的台湾青年们在这里奋斗拼搏,来自台北的“80后”女孩苍沛就是其中之一。

  雕琢细节 唤醒“沉睡”的古迹

  近年来,大陆的青创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多座抛出“橄榄枝”的城市中,苍沛选择了与台湾气候、环境相近的厦门,作为其在大陆创业的首站。

  2015年,苍沛和丈夫创办了厦门晶禧文创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品牌策划、空间设计。“虽然在台湾做过不少成功案例,但既然转换了新跑道,就要一切从头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公司实力渐渐得到市场认可,目前业务趋于稳定。当记者问到,在已完成的作品中,对哪一件最满意时,苍沛脱口而出:“延平戏院的修复!”

  延平戏院坐落于鼓浪屿市场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岛上居民看电影的唯一去处。到了80年代,随着岛上音乐厅、录像厅的相继建成,戏院因人气不再而日渐凋敝,曾一度被改造成住宅和仓库。

  “光是修缮外观无法重塑戏院的生命力,要从内涵和细节入手,唤醒古迹的‘灵魂’。”苍沛说,去年5月她和设计团队正式接手该项目。此前她对鼓浪屿的人文历史所知甚少,为此她花了大量时间收集资料,并四处请教专家,“我希望将戏院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耗时3个月左右,戏院完成改造。厦语电影、投影字幕、连排木椅、旧式海报……这些承载着老鼓浪屿人美好记忆的细节元素,在戏院中一一重现。如今,这座曾被人们遗忘的戏院已重新开放,静静伫立于原地,向来来往往的游客“讲述”鼓浪屿的前世今生。

  “细节决定品质,对古迹修复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拆旧翻新、挑重点的做法不可取,用心雕琢每一处细节才是真谛。”苍沛说。

  借力互联网 搭建交流平台

  随着事业渐渐走上正轨,苍沛产生了一个想法:搭建一个两岸空间设计的交流平台,帮助更多的台湾设计人才来大陆发展。

  “不少台湾设计师在大陆创业时经常碰壁,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两岸在设计理念、设计语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我自己在创业初期也吃过同样的亏,所以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有意来大陆发展的台湾设计师少走一些弯路。”苍沛说。

  在苍沛及其团队的推动下,亚洲设计中心项目应运而生。据苍沛介绍,该中心立足于厦门,将打造两岸设计业者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平台,未来还将借助互联网实现台湾设计师与大陆项目的远程对接,“解决两岸在设计规范、家装材料等方面的差异问题,使设计师与客户的交流对接更加顺畅”。

  “除了台湾设计师外,中心还将定期邀请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设计师过来,通过交流或培训的方式,把全球顶尖的设计理念、美学信息及时分享给两岸业者。”苍沛说,在吸收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大陆业者可以结合本土元素,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进而带动整个大陆设计行业的发展。

  共同拼搏 放飞创业梦想

  基于拓展事业版图的需要,去年9月苍沛将公司从海沧区迁往交通更加便利的启达海峡双创基地。

  尽管这个基地去年8月才正式运营,但目前已入驻了30多个台湾创业团队,覆盖设计、建筑维修、有机农业、科技金融、3D打印、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有机农业团队与机器人团队合作开发了一款智能种菜软件,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自动化种植,项目前景广阔。”该基地总监范姜锋说,台湾青年初来大陆普遍面临一些困难和不适应,靠单打独斗往往事倍功半,“通过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对一些政策和机会的把握更及时,创业效率也更高。”

  来自高雄的杨超闳目前在基地内运营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来大陆之前,他曾在台湾开了7年的设计公司。

  “对在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配备和政策扶持,心灵的归属感同样重要。”杨超闳说,“我很庆幸在这里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工作上共同探讨,生活上互相照料,漫漫创业路不再那么孤单。”

    新华社记者 宓盈婷 李慧颖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