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湾陶艺师一起追寻古镇失落的记忆

2016-08-24 10:06 福建日报

   台湾陶艺师吴正宏在制陶。

  吴正宏正在教孩子们如何拉坯。

  残存的制陶记忆

  正值暑期,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青少年宫二楼的陶艺课堂比平时更热闹,一位台湾老师带着10多个孩子在制陶,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已经烧制好的或正在等待烧制的陶器。岭畔村青少年宫位于一条逼仄的巷子尽头,巷子口立着一块磁灶窑址的石碑,诉说着磁灶镇的制陶历史。

  磁灶镇自西晋年间就开始烧制陶器,宋朝时这里的陶瓷制品已名扬海内外。据镇里老人介绍,磁灶镇里的土都是瓷土,世世代代的居民都利用瓷土烧制陶器,再用这陶瓷器具去换取粮食。

  可是,当你行走在这个小镇时,除了那块石碑,已很难看见曾经忙碌的制陶景象。

  “我只听我爷爷奶奶说过,我们家以前也是制陶的,做的是那种陶制的大缸。”小女孩吴钰研对于制陶的记忆,只停留在祖辈的话语里。

  “当年,村民们制陶是非常辛苦的。”据磁灶镇岭畔村村主任吴吉祥介绍,磁灶镇的居民制陶都是采用原始的“脚踩土坯机”,这家拉坯,那家烧制,另一家负责买卖,分工明确,却效率低下。

  然而,对于这个舍弃了传统农业的小镇来说,制陶就是居民们唯一的谋生方式。由于条件简陋,不仅仅是脚踩坯,连烧陶的窑灶都是露天的,因此制陶者们可谓是靠天吃饭。有一首当地的歌谣形象地诉说了这种现象,且至今流传着:“三天下雨就要借粮,三个好天气就可唱戏……”

  “后来,陶器受到铁制品的冲击,再加上国外机械化制陶技术的引入,传统的手工制陶技艺日渐式微,许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赚钱。” 渐渐地,这个曾经以制陶为生的小镇,不复往日繁华。

  台湾陶艺师回乡

  去年,一位台湾陶艺师来到磁灶镇岭畔村。说是“来”,其实用“回”字或许更加贴切。因为,他的祖籍就在磁灶镇。

  “我的祖父就是磁灶镇人,到台湾后,他依然以制陶为生。从我的祖父开始,到我的父亲,然后是我,现在是我的儿子,都在做陶。”台湾陶艺师吴正宏说,今年他的孙子大学毕业,学的也是制陶。

  五代制陶,对于这位台湾陶艺师来说,经历的是一场从最原始的家庭作坊手工制陶者,到如今陶艺公司的蜕变,而不变的是从祖父手上流传下来的源自于这个闽南小镇的最传统的制陶技艺。

  “机械制陶能满足大订单的需要,但是手工制陶也并非无路可走。”吴正宏说,机械制陶虽然量大,可是千篇一律,手工制陶,1000只陶就有1000个模样,这便是1000种艺术,1000个生命。

  历史上,磁灶镇家家户户都以制陶为生。村主任吴吉祥曾作过一次粗略的统计,光是岭畔村,目前能够拉坯制陶的就有超过100位,再加上雕刻的、上釉的、烧制的,人数就更多了。

  “要想唤醒这个小镇有关制陶的记忆,也不是不可能。”吴正宏决定留下,追寻磁灶镇的制陶记忆。

  让古镇重焕光芒

  “这是我做的第一只陶罐,我要请师傅帮我烧制好。”短短二十分钟时间,磁灶小学五年级学生郑雅萍就在拉坯机上做出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为了纪念这第一只陶,郑雅萍还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罐身上。

  今年4月,在岭畔村青少年宫二楼,陶艺课正式开班,由吴正宏担任陶艺老师。虽然只有七只拉坯机,但是每一堂课,至少有十几位小孩争相体验这种与泥土玩耍的乐趣。

  作为中国陶瓷重镇、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磁灶镇的手工制陶技艺闪耀了上千年。为了唤醒这历史的记忆,除了台湾陶艺师开设的陶艺班外,今年岭畔村还计划依托“磁灶窑址”,整合利用村里的华侨洋楼、闽南古厝,引进新的陶瓷制作技艺及合作资金,开发传统陶瓷创意产业。

  “目前,我们正规划整合近10亩空地,用以建设陶瓷文创园,并牵手台湾新北市莺歌区的陶艺创新技术,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岭畔村村主任吴吉祥表示,下一步岭畔村还将打造文化陶瓷长廊,建设陶瓷博物馆、陶艺体验基地等,发展特色陶艺旅游路线,让磁灶镇的制陶产业重焕光芒。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