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脉络

人类曾徒步到台湾——“东山陆桥”探秘

2013-11-26 15:15

  台湾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所谓“唐山过台湾”,“唐山”又是指哪里?如果台湾早期的人类是来自大陆的事实证明成立的话,那么是从哪里出发的?是凭泅渡,还是舟楫,或是另有其他形式过台湾呢?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如何,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东山陆桥”将为您揭开这个神秘的谜团。

  

  福建与台湾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地质学的研究说明,在1200万年以前,台湾曾与福建陆地连接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的变化,才出现了台湾海峡,形成台湾岛。但是在台湾与大陆之间,仍然存在一条可以徒步通行的跨海通道,即所谓的“东山陆桥”。

  有关地质资料表明,在台湾海峡,自古横亘一道浅滩,它发端于漳州的东山岛,向东延伸到海峡南部的台湾浅滩,再向东北,经澎湖列岛而后至台湾西部。浅滩由台湾浅滩、南澎湖浅滩、北澎湖浅滩和台西浅滩四部分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40米。浅滩南北宽约25公里,其西北部以颈状台地与东山岛附近的海平面下36米海底阶地相连;浅滩南侧从海平面下40米迅速降至海平面下150米的大陆架边缘,而后突降至海平面下250米至海平面下400米的大陆坡,与南中国海相接;北侧平坦,约海平面下70米至海平面下90米深。只要海平面下降40多米时,这条浅滩便露出海面,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陆桥。

  1981年在美国召开的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国代表福建师范大学林观得教授把它命名为“东山陆桥”。“东山陆桥”的存在充分印证了大陆与台湾一脉相承的历史事实。

  

  1971年,在台湾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左镇人”化石,有力地印证了“东山陆桥”的说法。由于地缘关系,“左镇人”成了大陆开发台湾第一人。据有关专家推断,在距今约2万年至3万年前,“左镇人”和其他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很有可能都是经过长途的艰难跋涉,从大陆东南移居台湾的。因为目前台湾岛内没有比“左镇人”更早的古人类化石,更没有古猿化石发现,所以可以肯定“左镇人”是外来的。“左镇人”来自何方?从史料上分析,早在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他们不可能掌握航海技术,更不可能具有从其他更远的地区抵达台湾的能力。所以,开发台湾第一人“左镇人”只能来自距离台湾最近的海峡西岸的大陆。从现在已掌握的大量实物上看,无论是从地质学、生物进化论观点、海峡两岸古人类化石学等研究成果,还是从旧石器文化资料、形态学分析,都不难找到证据证明,“左镇人”的祖籍地是在大陆,和“漳州人”、“东山人”是同祖共脉的事实。

  无独有偶,1987年和1990年在漳州地区分别发现属于旧石器晚期的人类化石“东山人”和“漳州人”,更有力地证实“东山陆桥”的存在,同时也为有关古人类途经福建进入台湾的推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漳州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无疑代表了福建省南部地区较早的居民——晚期智人。而产自台湾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的“左镇人”,也属大陆南部地区较早晚期智人。他们的体质特征基本相同,都继承了

  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征;他们存在着共同的起源,更进一步证明台湾早期人类来自大陆。

  还有,在东山及漳州其他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与代表台湾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的石制品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长滨文化”中砍伐器传统是4.8万年前低海面时期从大陆传入的;而砸击技术则可能到1.5万年前左右从大陆引进的:台湾旧石器时代文化源自大陆南部地区。为此,台湾考古人类学家宋文薰先生曾经做出台湾旧石器文化“一定是经由华南传进的”推断。漳州石器、“漳州人”和“东山人”等一系列重要发现,为这一推断提供了实物佐证。总之,福建古人类及其文化发现,有力地证实了古动物和与之息息相关的古人类迁入闽南后再经“东山陆桥”迁入台湾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古人类以及古动物东迁入台的过程中,东山起着十分重要的桥头堡作用,而“东山陆桥”则成了大陆通往台湾的唯一通道。

  此外,在台湾海峡还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东山至今已从其海域采集到近3000件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有古菱齿象、额鼻角犀、熊、猪、水鹿、斑鹿、梅花鹿、四不像鹿、水牛、野马等等。根据美国、日本和海峡两岸历史和考古专家考察鉴定,一致认为:东山海域产出的动物化石与台湾澎湖海沟产出的动物化石完全一样,同属于一个动物群,其面貌与我国淮河流域的动物群非常相似。特别是在台湾岛西部第四纪地层中,还发现了许多普通象、剑齿象、野牛、犀牛、剑虎等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动物都是远古东亚大陆所特有的,在大陆四川、浙江、川西滇中有类似的化石发现。这些大型动物不会飞翔和游泳,它们出现在台湾岛上,只有一个解释:远古时代,台湾海峡可能是一片低洼的陆地或有“陆桥”暴露在水上,它们由此迁徙过去,后来被海水阻隔才寄留在那里的。这些都说明台湾和大陆本为同一古陆,本有陆地相通,动植物本是生存活动于同一圈层。“东山陆桥”正是古动物古植物跨越海峡的通途。

  特别是近些年,台湾海峡及其沿岸的考古发现,更充分地证实了“东山陆桥”的存在。两岸学者曾在海峡底沉积中,找到古岸线标志、从陆架上流过的古河道、淡水和陆生淡水生古生物种子标本等,为研究海峡曾是陆地提供了文物依据。尤其是源自“东山陆桥”的“东山人”化石和地质时期中、晚更新世动物化石,以及漳州石器的考古发现,都进一步肯定“东山陆桥”的学术观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运动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尤玉柱教授在关于“东山陆桥”的学术著述中说:“‘东山陆桥’这个隆起地带,只要更新世时期气候稍为变冷,就会露出为陆地。因此,‘东山陆桥’就成为史前时期人类往来闽台之间的必经之地。漳州地区石制品和人骨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东山陆桥’在闽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也证实了漳州地区在人类迁往台湾过程中所起的桥头堡作用。”

  

  闽南民间古谚语“沉东京,浮福建”,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东山陆桥”存在的这么一种情况,进一步充分说明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特殊的地理关系。据考证,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和冰川期影响,海峡的海平面也在不断变化。这一变化在更新世时期、早更新世前期、早更新世后期、中更新世前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因而,如果从海侵海退关系、海峡两岸的古地理变迁来看,最迟在第三纪上新世时,台湾和大陆沿海岛屿与大陆还是相连的。更新世前期,由于地壳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冷,在沿海地区发生海退,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挺进,陆地面积扩大,促使台湾、海南岛等岛屿都成为大陆的部分。早更新世后期,气候转暖,沿海地区由于海面上升,海水进入台湾海峡,台湾与大陆再次分开。中更世前期,又一次地壳上升和气温下降,沿海地区发生海退,使台湾和其他岛屿再度与大陆相连。此后,地球气候时暖时冷,海面时升时降,台湾与大陆的连接和分开交替出现。所以说,虽然陆桥时隐时现,但还是为台湾与大陆的史前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山陆桥”是史前闽台的文明之桥。

  因此可以说,福建与台湾自古水陆相连。海退时期,古人类从“东山陆桥”通过台湾;海进时期乃至以后,先民则从水路通往台湾,并把大陆的远古文化带入台湾岛内。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东山陆桥”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其遗迹犹在,影响仍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的“东山陆桥”必将出现,从而真正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联结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桥梁。(林盛发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