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脉络

叩访“唐山过台湾”的空间遗存

2013-06-07 15:34 福建日报

  不少赴台旅游的大陆同胞会走进台北最老的社区“艋舺”,造访香火鼎盛的龙山寺。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三进四合院建筑古意盎然,雕刻、彩绘、楹联无不精美,默默述说着“唐山过台湾”的陈年往事。

  台北开发初期,瘟疫频传,福建泉州籍移民将老家晋江龙山寺观世音菩萨分灵来台,捐建了艋舺龙山寺。1919年,这座庙宇经过一次重要改建,奠定了今天的规模和样貌。

  是谁主持了那次建设?从事闽台建筑研究多年的厦门大学教授戴志坚告诉记者,清代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赴台,名气最大的是泉州派大木匠师王益顺。他59岁时率十多位匠师前往台北,除艋舺龙山寺,在台12年间还督造了鹿港天后宫、台北孔庙等诸多建筑。

  “闽台文化具有密切的交融关系,台湾传统建筑几乎是闽南、粤东传统建筑的移植。”戴志坚说,建屋盖房对中国人来说是神圣的大事,入台移民在事业有成、家族兴盛后,怀念祖籍地的建筑形式,都把聘请大陆匠师为自家建屋视作荣耀。

  厦门鼓浪屿岛上,有一处特殊庭园珍藏着一段跨越海峡的沉痛思念。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廷战败割台,时任台湾垦首大臣的林维源含恨离台回闽。其子林尔嘉承业后,因怀念台北故园“板桥别墅”,在鼓浪屿仿建了一座“菽庄花园”。

  2008年,“菽庄花园”与“板桥别墅”缔结为“姊妹园”。历经沧桑,先人寄情犹存,而今人不再咫尺天涯,两座曾经的私家宅院已成为两岸同胞休憩涵养、往来互动的公共空间。

  “两岸建筑文化共同源于中华建筑文化,闽台传统建筑是两岸人民同根共源的历史见证和情感相通的桥梁。”戴志坚说。

  戴志坚常年深入田野调查研究,拍摄了不少影像资料,但其中一些如今已成“遗照”。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民居古建被毁或遭遇无力修缮等窘境,令他深感痛心。

  在台湾,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同样存在,古旧建筑也曾度过无奈凋落的岁月。1963年出版的一期《台湾文献》中,有文章写到:“大安林宅创于清乾隆年间,……其雕刻技巧之精美,皆使用优良木材,可称为台北市古先住宅之冠。”然而,在市区道路扩建时,这处古宅却没有逃脱被拆除的命运。

  虽然学界当时的大声疾呼未果,但最终促使台北市政府多年后异地重建了“林安泰古厝”。台湾学者李乾朗认为,这一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台湾各界开始凝聚共识,一同参与古迹保护运动。

  近年来,随着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两岸在古建筑保护方面也在汇集力量,希望共享经验与资源,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新竹北埔客家村有着170多年历史,如今还存留不少古旧建筑。在一处修复后开起茶肆的老屋里,店家一番话道出了两岸合作保护古老民居的愿望:“在台湾要保存老房子很困难,老师傅凋零了,老工法失传了,要修就得去大陆请师傅。”

  金门保存着许多闽南红砖建筑,整修时也遇到类似问题。当地人士不久前还在呼吁台湾当局尽快放宽对大陆相关工程人员的工作限制:“眼看着祖传的老房子一栋接一栋倾颓,希望赶紧让对岸师傅来帮忙抢救。”

  2010年,以“闽系红砖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福建举行。与会的两岸人士提出,两岸红砖建筑保护都面临挑战,应当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

  人们欣喜地看到,去年举行的相关研讨会将议题进一步深化,聚焦于两岸联手推动闽台红砖古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后不久,大陆文物主管部门将闽南红砖古厝聚落列入了申遗预备名录。

  对于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建筑,两岸同胞怀有同样的热爱与担当。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两岸同胞携手,定能为中华民族保护好共同的美丽家园,存续好共同的文化资产。

[责任编辑:宿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