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7期

千年古刹三平寺:沟通中国与海外的桥梁

2017年08月29日 13:1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地处闽南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境内的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人。1979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宗教团体及佛门弟子,不远万里,前来朝拜,盛况空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虔诚信众,年年来朝拜,岁岁来访问。 尤其是每年 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其中还有许多古稀之年的老人也纷纷来到古刹过除夕。香火兴旺,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千年古刹三平寺,成为一座沟通中国与海外的重要桥梁。

   千年古刹 誉满中外

  千年古刹三平寺,距离漳州市近50公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

  三平古刹始建于公元866年,历尽千年沧桑,屡毁屡建,如今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三平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感到舒适和惬意。

  古刹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后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重修的山门额上挂着的 “三平寺”金字横匾,为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生前题写,在阳光映照射下灿烂夺目。山门屋脊上,有两只以彩瓷雕塑的青龙,对着一幢小宝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有腾跃晴空之势。

  三平寺大雄宝殿两廊对峙,右廊壁上镶嵌着清乾隆年间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记”。二进“祖殿”,即“广济大师义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条长廊,香客须从边门步入长廊,方能抵达殿堂。殿堂面宽3间,堂中端坐着义中大师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1米多。雕像关节能活动,只要有人为之支撑,即可站立,别具一格。

  三平寺的最高处,也就是最后一进称之为“塔殿”,经精心整修,焕然一新。塔殿基座高2米,正方形;重檐,面宽3间,两侧有台阶,香客欣然登上台阶,从边门进入殿堂。殿堂正中极为光滑的水磨石笼里,有一尊三平祖师义中大师的趺坐像,塑像造型优美,头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亲。这里香火最盛,常常被进香者围得水泄不进。塔殿的正中,有一个圆伞形的顶盖,构造极为雅观别致,碑文称之为“宝盖”,正好罩在广济大师的头上。据传,义中大师92岁时,是坐着羽化的。殿壁两侧镶有7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记。

  三平古寺四周环境幽美,后山上终年绿树青翠,荫翳敝日,极为荫凉。山上还有一处久负盛名的“虎跑泉”。泉水甚为清冽、甘醇,没有丝毫的污染,香客到此,畅饮一杯泉水,从口冰到心窝里,顿觉浑身清爽,暑气全消。由于三平寺山好水好,古时候,这里设有饮茶室,观鱼台。传说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蔡新告老还乡。每当盛暑时节,他总要从漳浦老家来到三平山避暑烹茶。

  距三平寺1公里处有一条泓瀑布从山顶泻下,气势磅礴,远远就可听到水声如雷,溅起的水珠在艳阳的映照下如从天下甩下的一串珍珠项练,闪烁着五彩光芒,蔚为壮观。正是这一奇特的山光水色,吸引了义中大师在这里修练.如今,这一泓瀑布成了三平寺重要的旅游景观。

  千余年来,东南亚国家及台港澳地区的信众前往进香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十一月初六以及三坪祖师的诞辰、出家、圆寂之日,更是人声鼎沸、香火缭绕。

  近10年来,三平古刹的重建和修葺得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海内外信众捐资把千年古寺修葺一新,整个建筑均充分体现了南方建筑的艺术风格,并显得金碧辉煌。

  一代禅师,慈悲济世

  三平寺内供奉开山始祖,即三平祖师杨义中,唐玄宗曾赐号“广济大师”。 义中大师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由于父亲到福建做官,义中于唐德宗李适兴元六年正月初六日,诞生在福唐县(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属的福清市)。义中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他14岁出家,27岁受具足戒,先后访求过怀晖、智藏、怀海、石巩、大颠等得道高僧,研究过佛教的经、律、论,喜爱医术,宝历初年在三平山建三平真院进行传教,同时研究前辈医术,行医济世,救死扶伤。他还教育民众锻炼身体,教授"太祖拳"和"少祖拳"。此外,他经常观察自然变化,记录整理一些天气谚语,传授给群众,用土法预测天气,指导农业生产,赢得了广大群众爱戴和尊敬。

  义中大师饱读医书,是位神医,四里八乡前往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后因唐武宗李炎废佛汰僧,他依依不舍地告别紫芝山,率领众僧尼,跋山涉水,来到平和境内的九层岩避居。他见此外处青山绿水,风景秀丽迷人,是个造寺传教的好地方,便率众僧尼历尽千辛万苦,兴建三平寺院。

  寺院建成后,义中大师看到附近山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极为贫困落后,缺医少药,许多山民贫病交加,被迫背井离乡,往外逃荒,造成山园荒芜。于是,他来到山民中,向老百姓嘘寒问暖,尽心尽力为山民送医施药,为民间解除疾苦。同时,他还将自己强身拿手的“太祖拳”和“少祖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山民,籍以健身防病,博得居家百姓的欢迎和赞赏。义中大师慈悲为怀,像一阵阵温暖的春风,让大地复苏。因贫困而外出逃荒的山民闻悉消息,也陆陆续续返乡耕耘。义中大师便向他们传授先进的耕作技术,改变刀耕火种的落后作方式,他还积极引导山民开垦荒山,建造田园,兴建水利,筑起村舍,使深山里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山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

  唐宣宗复兴佛教时,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义中大师在三平山内外更加认真传教,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唐咸通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义中大师在三平寺圆寂,享年92岁。由于他一生为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后人尊称他为“三平祖师公”。1000多年来,三平寺香火一片兴旺。许多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不忘义中大师的功德,争相结伴来到三平寺朝拜,并捐赠款项,修葺殿宇。如今园内仍有相茗居茶庄和药膳堂,仍保留有三平祖师生前留下的生活和养生良方,许多海内外信众观看了义中大师留下的良方,从而获得了一些健康长寿的秘诀。

  “三平祖师习俗”:国家非遗项目

  由于三平祖师文化影响深远,信众遍布35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前往三平寺朝圣旅游的游客超过80万人次。三平寺不但成了海内外信众的朝圣圣地, 还是平和县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三平寺信众遍布海内外,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信众前往观光朝拜,进行文化交流。据悉,三平祖师圆寂后有许多灵异佑民的传说在民间传扬,特别在闽南、粤东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在台、港、澳和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的华人中影响也相当普遍。

  漳州与台湾一水隔,明清时期,三平祖师信仰随先民迁徙传播到台湾,目前台湾有三平祖师分庙50多座,信众上百万人,每年到三平寺祖庙朝圣的台湾游客都多达数万人。三平寺于2008年、2009年先后派出两批人员赴台湾10多个分庙进行文化交流活动。随着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三平寺与台湾的交流交往也日益热络。三平寺借助“海峡两岸(平和)三平祖师文化联谊会”平台,加强与台湾分庙的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

  2011年6月30日至7月5日,应香港漳州同乡总会邀请,三平祖师公神像赴港代表漳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俗神,参加由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办的“福建神明佑香江、祈福和平大法会”活动。通过该次活动,扩大了三平祖师公在香港的影响,加强了平和县与在港闽籍乡亲和香港各界人士的交流联谊,并由此加强了三平寺与东南亚分庙及信众的联系。

  2014 年11 月11 日,国务院公布“三平祖师信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平祖师信俗包括: 三平祖师朝圣习俗,借钱习俗,“侍者公”轮祭习俗,“虎侍者”信仰习俗,诗签信仰习俗,摇签爻杯习俗,布施习俗。其中“借钱习俗”最具特色。该习俗仪式为求钱银者,先焚香祈祷爻杯,获得三平祖师允许,求借祖师公若干钱银,发展经济,以求财源滚滚,并许诺与祖师分成利润。香客从三平祖师塔殿的佛龛中求取若干枚钱币,带回钱币从事商贾或种养等经济活动,收获利润。来年进香时亲自奉还向祖师公所借钱币,并把许诺的利润分成捐献给祖师公。此习俗在三平祖师信众分布区域影响根深面广,形成代表性的闽南商贸民俗文化。【文/义迪】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