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7期

台商李瑞河与他的“茶叶王国”

2017年08月29日 13:0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对台商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来说,一生最引为自豪的是,在祖国大陆创业20多年间,成功创办了天福集团,并在大陆各省、市和自治区设有门市部400多家,有了“两岸茶王”之誉。在祖籍地漳州创业期间,他运用文化和品牌营销理念,将中国茶特别是福建茶产业推到了崭新的高度,也把他的天福集团迅速作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及文化旅游一条龙的“茶叶王国”。

  出生南投,勇于创业

  李瑞河,祖籍闽南漳浦,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一个普通的茶农之家,世代种茶,到李瑞河已经是第七代。他从小就与祖母等劳作于茶园间,年幼时每逢采茶季节,就开始为采茶的父亲和叔叔伯伯们送茶水。长大后,李家为了生计弃农从商,举家搬迁,开起了一家小茶店。李瑞河作为长子承担起家庭经济重任跑起业务,用一部脚踏车跑遍高雄、台南等地。每到一个陌生的村庄,李瑞河都会“入门看人意,入山看山势,见农说农话”。

  传到李瑞河父母这代时,李家在高雄县开设“铭峰茶庄”。李瑞河子承父业后,以“无年无节、不眠不休”的拼劲拓展基业,1961年在台湾开设了第一家“天仁茶店”,14年后,李瑞河果真在台湾开了9家“天仁茗茶”,后来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他的店遍地开花,而且创办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当竞争对手感受到他的威胁时,他已是势不可挡,奇迹般地创建了资本额逾40亿元的天仁集团。

  到1990年天仁集团在台湾已经拥有60家连锁店。随着茶叶市场的扩大,天仁茗茶逐渐开拓海外市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拥有了50家连锁店。

  1988年8月8日上午8时8分,李瑞河与8位董事一起为天仁证券公司开幕剪彩,让他刻骨铭心的是,那一长串“吉利”的数字并没给他带来好运,而是噩梦的开始。两年后,台湾股市崩盘,天仁证券因从事丙种垫款,出现30亿的财务损失。这真是个晴天霹雳。出事后的连续7天,他几乎瘫痪在家,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为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一周后他还是提起精神处理危机,并承诺,愿用名下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宁可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其落泪坦白的照片成为第二天各大报的头条新闻。随后他辞去一切职务,变卖家产抵债,包括在美国的一幢房子。为了恪守“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的信条,他还一人独担司法追究,好在不用服刑。他的诚信,他的重情重义,使他失去万贯家财的同时也赢得了尊重和信任。

  1993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李瑞河,看到祖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中获生气勃勃发展,让他看到回祖国大陆创业的希望。于是,他筹集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后踌躇满志地转战大陆。

  到大陆创业

  李瑞河来到福建后,把公司起名为“天福茶业公司”,打算产茶做外销。然而新的事业刚开始,打击又来了:生产的第一批茶从东南亚转运回台湾时,因政策原因被台湾海关扣留4个货柜的茶叶,损失1000多万元新台币。他没有气馁,他调整经营策略,转型做内销。在福建立足后,业务迅速向大陆各省市扩张。他先后在福州创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优山茶场),建立了1500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在闽侯上街镇创办天元茶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的加工、并配、包装、出口等业务。同时他又回到祖籍地闽南漳浦324国道旁购地100亩,创办了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福茶庄)。

  盘陀镇324国道附近本是个无人问津的偏僻之地,天福茶庄的落成,为该地带来了无限活力和商机。1997年10月,李瑞河又在天福茶庄的正对面324国道的另一侧购地50亩,投资200万美元兴建天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漳浦60万亩水果基地,开展水果深加工,生产高档蜜饯,为当地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开销路。当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亚太经合会上,产地注明中国福建漳浦盘陀镇的1000盒“天福813茶王”成为大会的唯一指定纪念品,李瑞河把这些茶叶分赠给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与政要,这是中国乌龙茶首次登上国际舞台,成为当地报纸的热点新闻。

  1999年,大陆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达190家,远远超过10年100家的计划,李瑞河激动地说,大陆事业的成功超出了他预先的想象。同年,天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荣获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是当时大陆第一家茶食品企业通过认证的公司。2000年,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在漳浦奠基,2002年博物院建成。博物院设有主馆、天福史馆、茶道教室、151本茶道馆、书画院、奇石斋等部分。2000年,人民日报《时代潮》将其列为“时代人物”——世界茶王。由漳州市有关方面主持编纂的《漳州百年百杰》传记册中,李瑞河同张克辉、连战、连横等一同入选。

  体现两岸同根同源的天福文化城

  2016年1月 31日,由李瑞河投资65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占地200亩的闽南文化城,在沈海高速福建漳浦段天福服务区揭幕开业。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珊珊、漳浦县政协主席林培兴、副县长陈美慧等领导及来自台湾、海内外的嘉宾上千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闽南文化城采用闽南特色的装修风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气势雄伟,错落有致,蔚为大观。文化城分为三层,一层是闽南美食一条街和茶庄,以及仿造西安大明宫的大唐街坊。大唐街坊占地3000平方米,采用闽南“五进厝”的样式,古色古香,闽台特色浓郁,将作为推介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二层是闽南文化展示馆,三层则是作为世界李氏宗亲文化交流中心。

  天福石雕园建筑采用仿唐形式,进一步凸显闽台文化渊源,设有休闲茶庄,特色餐饮、闽南文化展示馆、台湾文化展示馆等功能区。

  开元楼是天福石雕园景区在建的又一重点项目,总投资5千万元,设计主体建筑10层,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按照四星级标准设计。闽南文化城的建成,成为闽台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闽南文化城是台商、“世界茶王”李瑞河在大陆的又一重要投资。李瑞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建造闽南文化城,是为了弘扬闽台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闽南先辈过台湾的历史,认识闽台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一脉相承的关系。他说,建设闽南文化城是他的一大心愿。他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爱茶爱乡,祖公是漳浦人,到台湾开基已有200年的历史。他爱台湾南投,也爱祖籍故地漳浦。他表示,建造闽南文化城,是为了弘扬闽台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闽南先辈过台湾的历史,认识闽台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一脉相承的关系。

  建成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

  为进一步把茶业做强做大,李瑞河于2000年在家乡漳浦县盘陀岭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天福茶博物院,耗时2年建成。整个博物院总占地80亩(5.3公顷),建筑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

  博物院内建有主展厅、茶道教室、天福书画馆、日本茶道馆等四个分馆,以及“薪火相传”、“曲水流觞”等10大景观。博物院里通过各种陈列介绍了中国数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程、世界各国茶情及茶文化。馆内还开展了各国茶艺表演、茶道教学、名茶品尝等活动,让参观者能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

  2002年1月,天福茶博物院建成开院。院内有汉亭、唐山、宋桥、元塘、明湖、清池、兰亭曲水、武人茶苑、茗风石刻等景观,环境幽雅自然,是一个聚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景点,使参观者能在娱乐中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

  迎面一座斗拱三跨的牌楼高大雄伟,气势恢弘。这座牌楼的高度,大约在18-20米之间。抬头仰望,你就能看到李瑞河先生亲手题写的“天福茶博物院”几个大字。门柱上的对联“发乎神农,闻于鲁周,茶史溯源追亘古”、“经见陆羽,歌传卢仝,茗风欲胜看今朝”,道出了中国茶叶的发现、发展及传播的历程。2003年,天福茶博物院被评授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5年被授予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天福茶博物院景区设四大展馆:主展馆、中国茶道教室、日本茶道馆和书画馆。还有薪火相传、茗风石刻、明湖垂影、茂林修竹、唐山瀑布、武人茶苑、兰亭曲水、天宫赐福等八大景观。景区典雅别致,清新秀丽,是一座文化内涵丰富、高品位的茶专业博物院,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天福”商标成为漳浦县首创、漳州市第3个中国驰名商标。茶博物院气势恢宏的大门两侧对联:“发乎神农、闻于鲁周、茶史溯源追亘古”,“经见陆羽、歌传卢仝、茗风愈盛看今朝”,把我国茶发展史描述得淋漓尽致。

  主展馆展示世界茶文化、中国茶发展史、茶工艺流程、茶艺与茶具、茶与健康等知识。“武人茶苑”立有“忠勇碑”,缅怀明代88名抗倭将士。书画馆展览名家书画、漳浦剪纸和奇石。日本茶道馆演示日本三个不同时代的茶礼与茶艺。“茶道教室”表演不同时代各民族的茶礼及茶艺,让游客领略茶艺术的真谛,雅俗共赏,陶冶情操。整个茶博物院布局精巧紧凑,立意独具匠心,环境舒心高雅,文化氛围浓厚,是一处善缔茶缘、感受茶情、传播茶文化、以及体闲购物的高品位旅游区。【文/茗香】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