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11期

根在河洛 心归华夏——河洛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17年01月23日 11:03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悠悠古都城,十年再聚首。

  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14届河洛文化研讨会,2016年9月21日至22日在九朝古都——洛阳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卢展工出席并讲话。

  来自全国15个省市区和香港、台湾以及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围绕着河洛文化与“一带一路”、河洛文化的“核”与“魂”、河洛文化与程朱理学、河洛文化与洛阳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达成了广泛共识。

  今年研讨会恰逢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成立10周年。10多年来,坚持“传承河洛文化,弘扬华夏文明”为宗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洛阳与河洛文化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是司马光《过洛阳故城》的诗句。不到洛阳,就不了解河洛文化,就不了解中华文化,甚至可以说不了解中国!

  河洛是一个地域范畴,它是指黄河与洛河汇流形成的夹角地区,中心点在洛阳。“河洛”又不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概念。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从西周开始,洛阳作为“天下之中”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中国”(何尊铭文)一词最早即缘起于此。三代以降,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河洛地区也因此长期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政治上的强势使得河洛文化处于各地域文化的中心地位,辐射四方,同时也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包括夷、狄、胡、蛮的文化。各民族融合的结果使这块热土上形成了华夏民族,并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上下五千年,神韵河洛书。《周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凝结了古代先哲神秘的想象和超凡的智慧。被誉为六经之首的《周易》源于河图洛书,中国哲学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命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源于河图洛书,世界最早的二进位制也源于河图洛书。

  所谓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汉魏唐宋为兴盛,以古都洛阳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是联结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之地,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发之地。河洛地区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国家管理体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家庭制度等等,同时还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观念,比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民为本的社会观,为政以德的法理观,大一统的国家观,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知变求新的发展观,崇义尚信的价值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尊老爱幼的道德观等等。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至今仍闪耀光辉。

  诚如卢展工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河洛文化乃至河洛地区孕育的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只有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哪里来’,才能更好的诠释‘中华民族去往何处’,才能真正的做到文化自信,才能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专家们在研讨会上交流,河洛地区居“天下之中”,洛阳又位于河洛地区腹心地带,历史上作为帝都达2000年之久,中华文化元典精神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民为邦本、尚中贵和等观念皆源于此,10年来,河洛文化研究卓有成效,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围绕河洛文化的“根”与“魂”,突出其“力”与“效”的研究,以不断推进研究向纵深发展。洛阳又是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是国家“一五”建设的重点城市,具有很多的资源优势。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河洛文化与洛阳,是洛阳实施“文化强市”的一个新的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河洛文化必将焕发了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